不能。
ddr2和ddr3接口不兼容,DDR2和DDR3內存針腳數(shù)量同為240針,但是DDR2內存條金手指中間的“缺口”位置相比DDR3更為靠近中央。
DDR2二代和DDR3三代的針腳接位置不一樣,互相是沒法兼容的,插不上去,之前是DDR2二代內存條組建雙通道,DDR3不適用。
此外在內存的功能上看,DDR2內存電壓為1.8V,DDR3內存電壓為1.5V,DDR2和DDR3內存是不能兼容的。
擴展資料
DDR2與DDR3內存插槽不一樣,要想用現(xiàn)在比較便宜的DDR3內存條,可以把主板換成支持DDR3內存的主板。
DDR3內存已成為主流內存,更快的讀取速度和低功耗的優(yōu)點無一不讓DDR2用戶垂涎三尺,更換DDR3DIMM插槽的主板,意味著要付出更大的代價。
因此就出現(xiàn)了D2/D3雜交主板,換而言之,一塊D2/D3雜交主板必定既要支持DDR2內存,也要支持DDR3內存,那么在內存插槽的設計上,目前市售主板都以4個DIMM插槽為主,因此,為兼顧到DDR2和DDR3內存,D2/D3雜交主板一般提供DDR2內存插槽和DDR3內存插槽各2根。
兩個電腦內存條能否更換要確保2臺電腦使用的內存條是同一類型的,比如都是DDR31600的,或者都是DDR2800的;要確保芯片支持最大的內存容量,有些芯片組支持的內存容量最大不超過8G,如果裝上超過8G就容易出錯。
一、工藝不同
1、DDR2:DDR2內存每個時鐘能夠以4倍外部總線的速度讀/寫數(shù)據,并且能夠以內部控制總線4倍的速度運行。
2、DDR3:采用100nm以下的生產工藝,將工作電壓從DDR2的1.8V降至1.5V,增加異步重置(Reset)與ZQ校準功能。
二、性能不同
1、DDR2:到CPU的前端總線(FSB)接口,到GPU的圖形總線接口,外設I/O總線和主存儲器總線。為使系統(tǒng)性能最優(yōu)化,F(xiàn)SB、圖形總線和主存儲器總線應該各自工作在大致相當?shù)膸捝稀?/p>
2、DDR3:由于能耗降低,DDR3可實現(xiàn)更高的工作頻率,在一定程度彌補了延遲時間較長的缺點,同時還可作為顯卡的賣點之一,這在搭配DDR3顯存的顯卡上已有所表現(xiàn)。
三、封裝不同
1、DDR2:標準規(guī)定所有DDR2內存均采用FBGA封裝形式,而不同于廣泛應用的TSOP/TSOP-Ⅱ封裝形式,F(xiàn)BGA封裝可以提供了更為良好的電氣性能與散熱性。
2、DDR3:在引腳方面會有所增加,8bit芯片采用78球FBGA封裝,16bit芯片采用96球FBGA封裝。必須是綠色封裝,不能含有任何有害物質。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DDR3
參考資料來源:百度百科-DDR2
內存卡DDR1,DDR2,DDR3,DDR4區(qū)別為:功能不同、傳輸速率不同、電壓頻率不同。
一、功能不同
1、DDR1:DDR1在單一周期內可讀取或寫入2次。
2、DDR2:DDR2新增了BankGroup數(shù)據組的設計,各個BankGroup具備獨立啟動操作讀、寫等動作特性。
3、DDR3:DDR3新增ASR(AutomaticSelf-Refresh)、SRT(Self-RefreshTemperature)等兩種功能,讓內存在休眠時也能夠隨著溫度變化去控制對內存顆粒的充電頻率,以確保系統(tǒng)數(shù)據的完整性。
4、DDR4:DDR4增加了DBI(DataBusInversion)、CRC(CyclicRedundancyCheck)、CAparity等功能,讓DDR4內存在更快速與更省電的同時亦能夠增強信號的完整性、改善數(shù)據傳輸及儲存的可靠性。
二、傳輸速率不同
1、DDR1:DDR1的傳輸速率介于266~400MT/s之間。
2、DDR2:DDR2的傳輸速率介于533~800MT/s之間。
3、DDR3:DDR3的傳輸速率介于1066~1600MT/s之間。
4、DDR4:DDR4的傳輸速率介于2133~3200MT/s之間。
三、電壓頻率不同
1、DDR1:DDR1使用的電壓是2.5V,頻率有200、266、333、400四種。
2、DDR2:DDR2使用的電壓是1.8V,頻率有533,667,800三種。
3、DDR3:DDR3使用的電壓是1.5V。頻率有1066、1333、1600、2133四種。
4、DDR4:DDR4使用的電壓是1.2V。頻率有3000、2666、3200、2400、2933五種。
擴展資料:
內存條區(qū)分方法:
1、DDR1,也就是一代內存條。這種內存條的內存顆粒足足有二代三代的兩倍,一看就知道是落后工藝,舊時代的產品。配有一代內存的電腦,cpu是單核的,配著IDE接口的硬盤,看視頻無法流暢觀看。
頻率為400MHZ,容量只有512M,也就是0.5G。頻率才是關鍵。一代內存條的頻率有333MHZ和400MHZ,所以標簽上的400就足以證明它是一代內存條。容量不是關鍵,一代內存條有1G容量的,三代內存條也有1G容量的。
2、二代內存條有533,667,800三種頻率。它們都屬于二代內存條,外觀,接口都是一樣的,相互兼容,可以共用。只不過高頻率的內存條要遷就低頻率的內存條。假如一臺電腦上同時插有800MHZ和533MHZ的兩條內存條,那電腦就只能工作在533MHZ頻率下,性能上會有點折損。
3、三代內存條的頻率一般有1066,1333,1600,2133,用得比較多的是1333,1600。是市場比較流行的。
4、上面的較長內存條是臺式機電腦用的。筆記本內存條為了適應筆記本的大小,做成短的。主要辨別方法也是看標簽。
5、筆記本的內存條相信是比較容易區(qū)分一二三代的。只需看PC這個字樣就OK了。PC代表一代,PC2代表二代,PC3代表三代。ddr400后面的頻率是200MHZ,因為DDR是雙倍速率的,實際速率還是400MHZ.
DDR2內存單條最大只有4G的,但是大部分二代主板都不支持單條4GB的內存。能裝幾條要看你的主板支持幾條,最大支持多少GB的內存。
1、DDR2的主板,支持多大內存,要看主板的芯片組以及廠家的bios的設定。
2、DDR2代的主板,一般都可以支持到單條4G的內存。如果是臺式機,4個內存插槽,就可以支持4x4=16G的總內存。
3、一些大品牌的廠家的頂級主板,可以支持到8GB的單條內存。所以,DDR2并沒有4+2的限制??赡軅€別主板有問題,但不是通行的規(guī)律。
簡介。
由于DDR2標準規(guī)定所有DDR2內存均采用FBGA封裝形式,而不同于廣泛應用的TSOP/TSOPⅡ封裝形式,F(xiàn)BGA封裝可以提供了更為良好的電氣性能與散熱性,為DDR2內存的穩(wěn)定工作與未來頻率的發(fā)展提供了堅實的基礎。
回想起DDR的發(fā)展歷程,從第一代應用到個人電腦的DDR200經過DDR266、DDR333到今天的雙通道DDR400技術,第一代DDR的發(fā)展也走到了技術的極限,已經很難通過常規(guī)辦法提高內存的工作速度。
隨著Intel最新處理器技術的發(fā)展,前端總線對內存帶寬的要求是越來越高,擁有更高更穩(wěn)定運行頻率的DDR2內存將是大勢所趨。
本文分類:科技
瀏覽次數(shù):904次瀏覽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4-28 12:33:12
本文鏈接:http://m.bikeshoes.com.cn/net/0687487f4742d548ca2cbc7b493adaa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