內存頻率是指內存的主頻,是指內存所能達到的最高工作頻率。有兩種表達方式,即工作頻率和等效頻率。工作頻率是記憶粒子的實際工作頻率,等效頻率不同。那么,網友們知道內存條的頻率是選擇主板還是CPU嗎?
記憶頻率
1.內存條的頻率取決于主板和cpu的共同支持;
2.內存能否使用取決于內存頻率是否在主板支持的范圍內;
3.主板支持的內存頻率會在主板規(guī)格上標注。比如主板支持DDR4雙通道2133MHZ內存;
4.如果內存頻率高于主板支持的內存頻率,安裝的內存達不到對應的頻率,會自動降頻;
5.CPU即內存控制器,它是計算機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,通過內存控制器控制內存并在內存和CPU之間交換數據;
6.CPU的參數規(guī)范還包括支持的內存參數,比如CPU的內存通道數最大為2;
7.只有當CPU和主板支持的內存頻率與內存頻率相同時,才能發(fā)揮內存所標注的工作頻率。
以上是關于內存條的頻率選擇,看是主板還是CPU。
內存條的頻率要樂口cpU一樣
理論上來說,CPU和主板的內存頻率高低,決定了電腦硬件需要選購的內存條的頻率高低,這些因素都是由CPU和主板的基本參數來決定。
比如十代酷睿i5以及以下型號最大的內存頻率為DDR4-2666,那么內存條的最大內存頻率選擇只能是DDR4-2666。但是主板支持的內存頻率2400MHz,電腦運行的內存頻率最高也是2400MHz
組裝電腦時,很大一部分是看電腦能夠支持多大容量與多高頻率的內存。在大多數情況下,都是考慮主板和處理器都是必須兼容結合使用。
然而主板在設計內存頻率時,大都會考慮到CPU支持的最大頻率。所以在通常情況下,選購內存條時,只看主板支持內存頻率就可以,當然看CPU支持內存頻率也是可以的。
雙內存條的主板
簡單來說,如果CPU最大支持是2400MHz內存頻率,主板最支持內存頻率為2666MHz。只要CPU支持超頻,內存條的內存頻率也會支持2666MHz頻率,甚至更高的頻率。
CPU頻率,就是CPU的時鐘頻率,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(1秒內發(fā)生的同步脈沖數)的簡稱。單位是Hz。它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,隨著計算機的發(fā)展,主頻由過去MHZ發(fā)展到了當前的GHZ(1GHZ=10^3MHZ=10^6KHZ=10^9HZ)。
內存主頻用于表示內存的速度,CPU頻率,就是CPU的時鐘頻率,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(1秒內發(fā)生的同步脈沖數)的簡稱。單位是Hz。它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。
CPU頻率,就是CPU的時鐘頻率,簡單說是CPU運算時的工作的頻率(1秒內發(fā)生的同步脈沖數)的簡稱。單位是Hz。它決定計算機的運行速度,隨著計算機的發(fā)展,主頻由過去MHZ發(fā)展到了當前的GHZ(1GHZ=10^3MHZ=10^6KHZ=10^9HZ)。
主板決定的,主板最大支持多少,那么內存才能超頻到那個頻率,至于是否真能超到那么高,則是看你運氣了。主板最高支持多少頻率,主板參數里都有的。
很多朋友都存在著一個很大的誤區(qū),那就是他們把外頻和前端總線的概念混淆了。外頻是由主板為CPU提供的基準時鐘頻率,一般常見的有100、133、166、200。而我們說的FSB(FrontSystemBus)指的是系統前端總線,它是處理器與主板北橋芯片或內存控制集線器之間的數據通道,常見頻率有400、333、533、800。作為新手不必掌握那么多概念性的東西,只要記住以下幾個公式:
主頻=外頻*倍頻(MHz)IntelCPU前端總線=外頻*4(MHz)
CPU數據帶寬=前端總線*8(MB/s)
內存帶寬=內存等效工作頻率*8(MB/s)
關于內存的頻率。內存帶寬要與CPU帶寬一致。CPU外頻和內存外頻有著密切關系,關系到識別內存參數問題。
本文分類:科技
瀏覽次數:1307次瀏覽
發(fā)布日期:2023-04-04 19:24:10
本文鏈接:http://m.bikeshoes.com.cn/net/c813cda77155e612de78e3051ba01da4.html